在江苏煤炭地质勘探二队(简称“二队”)有一批“90后”骨干,他们坚守在项目一线岗位上,程义就是其中的一员。作为“90后”项目经理,他有活力,有担当,有冲劲,成为江苏煤炭地质局青年岗位能手。
成长的历练:从青涩到成熟
程义从中国矿业大学硕士毕业后,来到了新的工作岗位——江苏二队,初出茅庐的他一心想要学本领,一头扎在两淮地区煤矿防治水项目一线。作为一名技术人员,程义首次接触到的是板集煤矿防治水项目,该项目是国内首个对风氧化带底界进行垂向加固侧向封堵的煤矿顶板水害区域治理工程。这让他欣喜不已,认为这是历练自我的好机会。他白天深入工地,跟着工人们学习钻探工艺,收集测试数据。晚上翻阅文献资料,认真编纂地质报告。短短半年间,他两次参与并出色完成阶段性成果评价报告编制工作。随后他主动请缨,担任《板集煤矿南翼局部块段水害地面探查治理工程成果总结及效果评价报告》主编,带领技术人员挑灯夜战,攻克难关,优质高效完成任务,该成果报告也成为了业内同类工程的范例。其间,他还与技术团队反复钻研,成功攻克“三位一体”导水通道精准探控技术,实现复杂地层导水通道的“米”级控制,做到“探的准、查的清、效果佳”,项目治理效果明显,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凭借程义的卓越表现,赢得了业主和队领导的的高度赞誉。今年,他荣获徐州市矿业协会“2024年度先进个人”、二队“2024年度十佳员工”。
工作的锤炼:从“我”到“我们”
“程义是工地上有名的‘青年能手’,对工作精益求精,他的口袋里总是装着《煤矿防治水细则》,他的电脑里分类存储着200多份地质剖面图,他常说项目中的每个数据都要经得起时间检验。程义注重团队合作,只要工作中遇到难题,他积极与大家探讨交流,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地勘公司副经理梁海洋评价道。
“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经过工作的锤炼,程义深知个人能力再强,也无法替代团队的作用。作为阜阳矿业防治水项目经理,程义在技术、生产、安全等方面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全力推动各项工作有序进行,在工作中真正实现从“我”到“我们”,积极打造标准化示范工程。“善啃硬骨头”是程义的工作作风,在项目造斜段钻进过程中,由于地层条件复杂,出现过风氧化带钻进困难,漏失量大的问题。程义遇事不慌不忙,沉着应对,带领大家翻阅以往施工资料一一比对,终于找到了问题的根源。他们尝试使用多种类型堵漏材料,经过十余次反复提钻堵漏,最终成功将二开套管下到预定着陆点。在此基础上,程义团队还优化施工方案,即采用一开造斜工艺,将套管直接下入漏点上方约10米处实施带压堵漏。这一“优化成果”不仅成功通过风氧化带,还大大缩短工期,为优质高效完成任务夯实基础。截至目前阜阳矿业防治水项目完成产值超3500万元,高效的施工效率与精湛的技术水平深得大家的高度认可。
生活的磨练:从懵懂到从容
“办法总比困难多”、“行也行、不行也得行”,程义总是笑着对大家说。作为“90后”项目经理,程义用自己的沉稳果敢诠释优秀项目经理的责任担当。“看看还有什么需要的,工作繁忙,尽量给大家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生活中,程义常常询问大家的各种需求,及时解决。同为年轻人,程义最清楚大家想什么、要什么,作为这个团队的“大家长”,程义虽然带领团队苦中作乐,但对大家的生活却处处关心,谁遇到什么问题,他总是冲在前问其缘由,排忧解难,也正是他对团队工作的高要求,对团队成员生活的细关心,才让这个坚强的团队不顾一切地奋战一线,取得优异成绩。“90后”地质人用坚守记录青春印迹,“雏鹰”需要生活的磨练才能变成展翅翱翔的“雄鹰”。由于长期与家人分离,生活节奏紧凑与单调,程义常常感觉压力倍增。但一看到来回穿梭的技术人员,艰苦鏖战的铁军勇士,他意识到自己是项目的“带头人”,唯有自强,才能带领大家完成艰巨的施工任务。实干为先,以苦为乐才是“90后”不悔人生的真谛与体验,程义在磨练中忘却了懵懂与迷茫,积极投入到紧张忙碌的工作中,逐渐成长为众多年轻人的榜样。
“地质可以断层,但奋斗永远不能。”经历了成长的历练、工作的锤炼、生活的磨练,程义已经成长为经验丰富、作风硬朗的优秀岗位能手。在激情燃烧的岁月中,为初心,为梦想,为江苏煤炭地质局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总有一种责任与担当不负青春,“90后”,请接棒!
上级单位
所属单位
相关部门